摘自2025/07/23[中国江苏网]
2025年7月22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承办的第四届全国高校自动化类专业青年教师实验设备设计“创客大赛”在杭州圆满落幕。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嵇明军、渠婉婉两位老师凭借其团队创新作品“三相鼠笼式异步电机教学模型组”,经过汇报、现场答辩、实验演示等环节的激烈角逐,从全国高校晋级复赛的51项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了控制理论类铜奖,同时成为本次大赛获奖的唯一一家高职类院校。

创新设计,破解教学难题
此项荣誉的取得离不开两位教师在日常工作中的持续积累与不懈钻研。嵇明军大师工作室长期致力于电类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教仪研发与科普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两位老师发现传统的《电机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偏重于繁杂的理论讲解,缺乏直观的物理模型支撑,导致学生难以深入理解电机的实际运作原理,学习兴趣不浓。为解决这一问题,他们历时多年研发了“三相鼠笼式异步电机教学模型”,形成递进式学习的“模型组”。该模型组教仪通过精巧的机械结构与电学知识相结合,直观生动地演示了三相交流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通过展现磁铁与转子之间的异步运动关系、三相的含义、鼠笼的结构特点、电磁转换的过程等,帮助学生在实践探索中轻松掌握了抽象的理论知识。


实践育人,收获丰硕成果
嵇明军大师工作室自成立以来,以"传承匠心,引领未来"为宗旨,构建了"产教融合+科普创新"的特色发展模式。2022年至今,在嵇明军老师的带领下,工作室聚焦电工技术与机电一体化领域,自主研发了40余项创新教学装置,申请专利17项。如全透明异步电机教学模型、欧姆定律可视化模拟系统等,将抽象电磁原理转化为可触摸的实验体验,解决了科普教育中“专业性”与“趣味性”难以融合的痛点。本次获奖作品模型组其设计理念注重“学练结合”,通过螺旋式知识通道的构建,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闭环学习,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不仅在实际教学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效果,还每年面向全国中小学开展50余场电学类科普教育活动,获得了江苏省科协的高度认可。其成果不仅体现于3万余受众的科普覆盖、30余万横向项目等量化指标,更在于为职业教育树立了“社会服务与育人成效互促”的创新范式!
以赛促教,推动教学改革
嵇明军技能大师工作室通过“做中学、学中创”的教育理念,将技术研发、科普普惠、产教协同深度融合,形成了“教具创新驱动课堂革命、工匠精神赋能人才成长、资源共享服务国家战略”的实践育人体系。团队以教学中和企业服务中的真实需求为引,形成了“技术攻关—教具开发—专利转化”的闭环。同时通过大赛契机,激发工作室青年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提升实践教学水平。渠婉婉和嵇明军老师的获奖作品充分体现了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在“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方面的探索成果,为自动化类专业的实践教学提供了新思路。
未来,学院将继续支持青年教师参与教学创新,推动自制教学仪器设备的研发与应用,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贡献力量。
相关链接:
https://edu.jschina.com.cn/scrollnews/202507/t20250723_s68808021e4b0c83a06825528.shtml